今天ICC正式比赛,早晨7点多从酒店出发和盼盼去了学校。经过昨晚的思考和沉淀,自己对带ICC和“课题分离”有了很大的感触,并且在“因地精进,果地随缘”也有了深刻的证得,尤其是在比赛这件事上

「因地精进」是说,作为导师,在孩子们去到现场,到组委会清场准备开始评审之间的这段时间,都是“因地”,种种子的地方,在赛事准备这个目标下,精进意味着你全力以赴的去和孩子们积极准备、沟通,对齐信息,调配资源去支持每一位孩子们的表达和成长,这是你自己的课题,是自己能说了算的地盘。
「果地随缘」是说,作为导师,当孩子们在场内面对评委的问题回答和分享,你在场外等待和比赛完成后等待成绩的这段时间,是你完全无法干预和产生实质性影响的地方,不是你的地盘,你说了不算,因此随缘的意思,就是说所有的焦虑和担忧都是无意义且无效的,心安性定的去接纳一切的结果,你全力以赴的用心种了种子,天时地利的辅助下,能够开花结果也好,不能也罢,自己都问心无愧,并且相信一切都是上天最智慧的安排,所谓的好结果和坏结果,也都是人心贴的标签。在片面、短期、狭窄的视角下所得出的判断而已。
而且对于我自己的一层规律是,在因地越精进,在果地就能越随缘,越能放下,看得开,得之坦然,失之淡然,是因为自己心安了,知道自己已经在善的发心下,全力以赴了,这份因为因地精进所带来的自信和坦荡,是在果地放下担心和焦虑最好的方法。
抓住主要矛盾的前提,是要认清规律,很多时候发现自己对规律认知不清晰,就会在该努力的因地,随心随意,漫不经心,在该随缘的果地,努力“精进”的去担忧、焦虑,患得患失,这是我往年带比赛的真实写照。
在孩子们比赛前,自己积极的去给孩子们布场,和孩子们一起过文案内容,盼盼也特别积极的和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去交代他们一些细节,感觉我们像是爸爸送孩子第一次去幼儿园一样,千叮咛万嘱咐,ZY和ZY爸爸的示现,也让自己很受触动,赛前的一切课程和辅导都第一时间积极相应配合,比赛前一周,还在群里积极约是否要线上再对一遍内容,比赛前一晚在群里发了ZY针对每一个评委可能会问到的问,写的自己的答案,比赛当天ZY场虽然是下午2点半才签到,但早上9点多就到了现场,开幕式结束了,爸爸也在会场陪着孩子们一起过内容,赛前也是各种叮嘱ZY如何表达,清场前的最后一刻才离场。
对于结果的好坏,看似是很客观结果,但其实内心对这个结果的解读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幸福度,其实仔细想想,当我还没参加过ICC时,想着让孩子有机会去到现场参与和表达就已经是成功了,自己就会很幸福了,当我去过后就在想,如果能拿到晋级的名次就成功了,此时就已经不满足于到现场的参与了,当我们成功可以晋级到了国赛就会开始想,如果能在国赛上拿到第一名就好了,之前“能够成功晋级国赛”的幸福标准好像对我们来说也无效了,也是没有那么值得肯定自己和庆祝伙伴的事情了,更不要说庆祝最初的“有机会让孩子们去到现场的感受和参与”的状态了。
跳出来想想,这种思维放大后不就是自己的人生写照么?注意力即事实,我们所关注的这一小部分世界,就是我们所感受到的整个世界,乃至整个宇宙的“全部”,当我们拥有过,就会逐渐忘记了当时渴望拥有时的那种感受,当我们失去了本来以为理所应当的拥有,就会觉得不合理和不应该,我们感受幸福的阈值,会在我们人生路途中所谓的”成功“后,不经意的一层层逐渐被拉高(本质是傲慢心的一层层固化和叠加),这就是古人的智慧:“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现在在咖啡厅复盘这次带ICC的内心活动,读者去年带ICC时的每日一句,很感动,人生路上的每一个起伏,都是上天给我们的恩典,在正确的结构下,你所迈出的每一步都算数,上天都会记在心里。虽然现在结果还没出来,但自己内心无比的平静和欢喜,是这几次带比赛最平静的一次,因为我知道参与过程中的孩子们都有收获,最重要的是,看到了自己巨大的成长,以及孩子们的努力和成长,这份成长是比赛带给我的礼物,欢喜心和感恩心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