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9-黄昊-每日一句-对星巴克咖啡思考

音频朗读文章:

Reflections at Starbucks” : a 29 years old boy sits alone in a Starbucks, surrounded by bustling activity but feeling introspective. Solitude, Starbucks, Reflection, Inner Peace, Materialism, Spiritual Growth, Gratitude, Contentment. realistic, –ar 16:9 –v 6.0 –s 750

君子慎独。昨天大年三十,今年过年没有回家,也没有人陪,黄昊一个人在家里贴对联,打扫卫生,去公司上传学员们的赛事资料。下午本来想写昨天邀请家人来家里做客的复盘,但发现一个人在假期的环境下,真的很难保持觉性的状态,去了星巴克,去了海边,最后实在没状态,哈哈,黄昊就回家开始看电影,最后12点前就睡觉了。欢喜的接纳自己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啊,谢谢新年假期给机会训练觉性。

今天对星巴克有很强的链接,之前黄昊很喜欢去星巴克写东西,点一杯咖啡可以坐一下午,虽然对我这种很务实的人来说,38元一杯的咖啡真的好贵,但能够让我产出一些很有深度的思考日志,让我静心阅读一本有价值的书,对我来说太值了。因此过去两年很多的书,还有很多日志都是在星巴克读和写的,很惬意的环境。但现在再去,感觉人来人往非常的嘈杂,根本没法静下心来。可能环境并没有变化,但自己内心变了,对环境的感知也不同了。

说实话,以前黄昊对星巴克是很崇拜的,小时候觉得咖啡很新新鲜,咖啡厅都是很厉害的人去的地方,自己家乡一直没有太多咖啡店,甚至当时全省都没有一家星巴克,中学第一次独自出远门,一个人去北京游玩,checklist上的第一站不是天安门,不是鸟巢,而是星巴克。背个大书包,拎个滑板,灰头土脸的就走进去了,咖啡也不会点,拿铁和卡布奇诺分不清,小杯中杯也搞不懂,但闻到咖啡店里面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咖啡豆的香味,听到背景播放着很轻松欢快的爵士乐,看到里面喝咖啡的外国人悠闲地躺在沙发上,拿着苹果笔记本电脑惬意的敲着键盘,窗边白领和外国人用流利的英文聊着业务,有说有笑,看到我进来大家都投来异样的目光。那一刻对我的触动是很大的,当时黄昊就在想:我以后也要像你们一样,拥有这样的生活状态!

以前家乡整个省都没有一家星巴克,来深圳工作后,公司楼下就有3家星巴克,曾经所期待的状态自己也一步步都拥有了,这时才慢慢发现,之前黄昊喜欢去星巴克,并不是真的喜欢喝他们的咖啡,而是对这个品牌的情怀,自己很享受在那里喝咖啡的感觉,有一种归属感,一种价值感,一种身份的认同感,就好像去星巴克喝咖啡,就证明了我努力的成果。

但随着心性升级的学习和修炼,越来越发现,自己本来一无所有,将来也会是一无所有。我所短暂享有的一切,都是来自上天的恩典,我所达到的成就,都是来自无数人的成全,我们的生命不是为了不断证明自己有多强,自己的自信是内在的自性被唤醒后产生的,而不是需要通过外在的人、事、物、境的标签来获取的,因此内心越来越恭敬感恩。而星巴克让我体验到的那种证明自己价值感的光环,就慢慢的消失了,回归到它本来的一家普通的咖啡店的样子。

其实我们每个人生命中,都有很多类似“星巴克”这样的外缘,而我们的生活,就变成了跑步机上的小仓鼠,通过不断努力,去获取这些外在的物质,并想借由它们,来证明自己的努力,来让自己获得所谓的幸福,心中的信念是:“如果XXX,我就能XXX;等到XXX, 我就能XXX”,因此我们要上名校、穿名牌、要开好车、住大房,要不断的升职加薪,当努力了大半生,蓦然回首时才发现,我们半辈子都在焦虑:“如何才能XXX”,看似很努力,很勤奋,但却忘记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为什么要XXX,如果真的实现了这些,然后呢?我真的就能幸福了吗?“

从之前“为学日益”、越来越自我自大的频道,切换到“为道日损”,越来越恭敬感恩的频道,黄昊感受到了结构性的不同,开始慢慢的意识到,我的幸福,不需要借由外在的物质去证明给自己看,也不需要从他人的评价中获得,不论自己身处何时,身居何处,在喧嚣过后,独自一人面对自己时,是否能够感受到,那份内在的心安、正定,那份从容、欢喜,那份由心底迸发出的,来自生命的能量。

因为这层看见,让自己能够一次次的练习从生活琐事中,拆开上天派送的、生命的大礼包,一次次的在借事炼性中,不断证得天恩无处不在。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