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手册》(哈佛商业评论-增刊)

书摘:


==========

– 您在位置 #121-125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2月20日星期五 下午9:10:05

这些工具因为一系列畅销书变得更普及。2003年,我写了一本《四步创业法》,第一次阐述了小企业不是大企业的微缩版这个观点,并且详细介绍了客户开发的流程。2010年,亚历山大·奥斯特瓦德(Alexander Osterwalder)和伊夫·皮尼厄(Yves Pigneur)在《商业模式新生代》(Business Model Generation)中给创业者提供了一个标准的商业模式画布框架。2011年埃里克在《精益创业》中概述了精益创业的方法。2012年鲍勃·多夫(Bob Dorf)和我把我们所掌握的精益模式进行总结,并写成了一本“手把手”式的创业教科书——《创业者手册》。
==========

– 您在位置 #700-702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2月21日星期六 上午9:37:28

我们寻找和支持的创业者要具备三个要素,按照其重要性依次是:首先,我们要找的是产品的创新者;其次,他具有企业家精神,并想要创业,而不是出售公司;再次,他要具备成为一名CEO的潜质并接受过相应的训练。因为,这样的人一旦能真正发挥其潜质并在10年间坚持不懈地努力,将会创造奇迹。
==========

– 您在位置 #759-761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2月21日星期六 上午9:44:59

现在人们惟一关注的是,你是否能提供好的产品——研发出人们想要、会使用、会喜欢和愿意花钱购买的产品。这是非常健康的做法,因为它让企业把重点放在开发产品上。
==========

– 您在位置 #838-841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2月21日星期六 上午10:03:11

就人的方面而言,我认为懂产品很重要。在美国,创业者为什么多是程序员出身?因为他可以将想法马上付诸实践。创业者的基本素质是懂得产品和服务。当然也有例外,但一般来讲,在创业的初始阶段,创业者最好对产品有“感觉”,这个很难替代。管理能力可替代,因为你可以将职能转交出去,但产品研发不行。当然,如果你的搭档对产品特别有研究,也是可以的。
==========

– 您在位置 #846-849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2月21日星期六 上午10:03:54

所以在目前情况下,CEO的综合能力要远远高于作为一个技术人才的能力。CEO的能力包括商业嗅觉、对市场的判断、营销能力、管理技巧、跟政府沟通能力、对财务体系的了解,以及跟客户和上游供应商协同的能力等等。这就要求CEO具备非常好的综合管理能力。不过,公司在非常小的时候,CEO的技术能力相对比较重要。
==========

– 您在位置 #852-853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2月21日星期六 上午10:05:07

我认为奉献精神(Commitment)很重要。若对一个事情热爱到近乎信仰的程度,就可以献出自我、改变自我。
==========

– 您在位置 #855-856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2月21日星期六 上午10:05:30

VC比较典型的选择方式只有两种:一种是在看好的方向里面去找人;第二种是先找人再找方向。所谓“方向”是指行业趋势,创业者要踩准行业节奏。
==========

– 您在位置 #869-872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2月21日星期六 上午10:07:23

雷军创业是很能令VC“省事”的。选雷军特别简单,说个方向,谈个价钱,剩下的基本上什么都不用管。但是绝大多数的创业者并没有那么强。所以,在人的方面,有在成功公司工作过的经验肯定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诚信、人品也是一个标准;第三是创业的动机;第四是团队,团队的能力互补和稳定程度。
==========

– 您在位置 #873-876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2月21日星期六 上午10:09:25

中国和硅谷的VC在选择模型上有一部分是很相似的,也有些则完全不同。如果要排序,前十名的因素肯定都一致,但是前四位排序的差异十分有趣。硅谷的排序是:个人能力、对行业的深入理解、创新、团队合作。中国的排序则是:个人能力、
==========

– 您在位置 #873-876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2月21日星期六 上午10:09:49

中国和硅谷的VC在选择模型上有一部分是很相似的,也有些则完全不同。如果要排序,前十名的因素肯定都一致,但是前四位排序的差异十分有趣。硅谷的排序是:个人能力、对行业的深入理解、创新、团队合作。中国的排序则是:个人能力、对行业的深入理解、执行力、领导力。
==========

– 您在位置 #883-886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2月21日星期六 上午10:11:06

硅谷的创始团队最好是由四五个人组成,分别做销售、市场、技术等,合在一起彼此信任彼此互补。但在中国,团队一般都需要一个“老大”,信任也要,互补也要,团队合作也需要,但最终还是需要有一个人拍板做决定。因此在中国,强人领导比团队合作更重要。
==========

– 您在位置 #876-882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2月21日星期六 上午10:11:58

我们对第一、第二位的因素是一样的要求。对产品的热情——创业者真心想做这件事,有期望、有激情,而且是这个领域的深度参与者,不只是旁观者,想做一些赚钱之外的事情。对产业和产品的细节有深刻的理解——创业者要非常清楚中国的市场形态,竞争对手是谁、用户需求是什么、产品功能是什么,用户测试后,知道如何改进,还有就是对整个产业链的了解。 但是有一部分是非常不同的。在中国,接下来要求的是非常强大的执行能力,包括怎么去细腻地挑产品,合作伙伴该找谁,渠道要怎么做。第四点则是强大的领导力,能让团队面临任何的挑战都愿意跟着你、相信你,凝聚在你身边。
==========

– 您在位置 #890-895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2月21日星期六 上午10:15:39

刘二海:我们是教练、参谋、导师。 早期项目不容易,有很多事情需要讨论。在国外可以从外部引入CEO,在中国却很难。因此我们希望创始人自己成长为CEO或被培养成CEO。我们会给予一些建议与帮助。按情况不同我们的定位也会有所区别,如果CEO管理能力很强,我们就当参谋,如果创始人不很懂管理,我们就当教练,偶尔兼作导师。不过我们主要是参谋,偶尔当教练。教练不一定比运动员水平高,而是在教练的位置上看到运动员的问题。作为教练我们给出的建议有时也会被拒绝,这也很正常。
==========

– 您在位置 #895-899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2月21日星期六 上午10:16:31

邓锋:我们是合作伙伴或啦啦队长。 VC只有在不得不介入的境况下才会参与项目运行。其实VC的主要工作不是培养而是选择。我觉得不应把VC看作是老板或教练,VC实际上就是合作伙伴。我以我的方式为公司做贡献,可以贡献资源,帮忙招人,分享经验,但不能替创业者作决定,不能让创业者感到是在给VC打工。这种资源共享互相鼓励,有时候还有点像啦啦队长。VC不应是教练,而只是把这么多年观察实践所得和创业者分享。
==========

– 您在位置 #900-905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2月21日星期六 上午10:17:22

胡斌:我们是大学老师。 VC在创投关系中的角色应该类似于大学老师,VC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只能添柴加火;在合适的时间提供一些帮助,但这不应该是决定性的。我自己也曾是创业者,所以能给企业一些建议,但我觉得很多时候不应该把自己当做教父。涉及细节的方面我们是不管的,包括运营、高管之间的矛盾等。所以在创业者需要的时候,给一些帮助和建议就够了。创业者埋头干活往往没时间抬头看路,我们可以告诉他前方的路途,和创业者共同讨论。总体来说,就是隔三差五聊一聊有什么新的方向,在较高层面给一些建议。
==========

– 您在位置 #941-943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2月21日星期六 上午10:21:12

就现在而言,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成长起来的网站太少了,豆瓣算独树一帜。大多是爆发式的,因为没有好的土壤让你慢慢成长。这几年,要想成功还是要迅速发展。
==========

– 您在位置 #951-953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2月21日星期六 上午10:22:13

中国的商业模式也往往会比美国更复杂。美国人很直接,我卖产品、你给我钱就是了;我卖游戏,你玩,付我钱。但中国不是这样,要先免费满足所有用户,然后挖掘出你的欲望,靠这个来获取巨大的利润。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