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革命》- 魏忠

书摘:


==========

– 您在位置 #43-46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1月1日星期五 下午6:12:30

传统的教育兴盛于工业化时代,学校的模式映射了工业化集中物流的经济批量模式:铃声、班级、标准化的课堂、统一的教材、按照时间编排的流水线场景,这种教育为工业时代标准化地制造了可用的人才。而大数据教育将呈现另外的特征:弹性学制、个性化辅导、社区和家庭学习、每个人的成功。
==========

– 您在位置 #64-66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1月1日星期五 下午6:15:41

大数据教育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标准化的教育将转向网络完成,而人才培养和个性化将主要由学校承担:越来越小的班级、越来越近的学校、越来越聚焦的教育支持、越来越个性的培养方式,将使教育摆脱工业化时代。
==========

– 您在位置 #82-83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1月1日星期五 下午6:19:07

教育要想真正获得新生,不仅仅在在线教育上,更在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变化:教师的功能,应该把低层次的和可拷贝的交给大投入的电影模式去做,而未来,教师将成为教练,师生将走向训练场。
==========

– 您在位置 #87-89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1月1日星期五 下午6:20:18

在这场教育的变革中,最严重的问题已经不是教育资源的缺乏,而是毫无天分的教师在错误的方向上还在“勤奋地工作”。教育界将“重新洗牌”,这也是我预测未来教育的一个关键词。
==========

– 您在位置 #93-96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1月1日星期五 下午6:21:11

苏迦特有一个很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你能够想象和确认,你所教的和考核的东西,在今后20年学生们走向工作岗位还管用吗?”为此,苏迦特分析,在今后的大数据时代,只有三种最基本的东西是学生用得到和必须学的东西:一是阅读,二是搜索,三是辨别真伪。谈
==========

– 您在位置 #107-112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1月1日星期五 下午6:23:23

失去了知识垄断性的学校,剩下什么呢?是教堂、厅堂、弄堂,还是食堂?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学校就会成为创新的阻碍力量。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教育与学校教育将逐渐分离,正如电影院和电视机在初期竞争的时候水火不相容,而成熟以后会各得其所。颠倒课堂提供了一种学校教育与互联网教育共存的新模式,事实上,学校里更少的课堂与更多的实验室、更多的交往与更少的讲授、更多的互动与更少的灌输、更个性化的服务和更灵活的学制,将是未来学校得益于互联网教育得到新生的机会。
==========

– 您在位置 #160-162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1月1日星期五 下午11:34:07

大学不是不重要了,而是必须变革。事实上,退学的这些创业者,从来没有远离大学,自己的成功也更多地来自于大学的“狐朋狗友”。只不过,大学越来越没有围墙了。大学再也不能以知识为中心了,知识本身的获取,越来越不是象牙塔内的专利了。
==========

– 您在位置 #218-219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1月1日星期五 下午11:41:06

当中国的家长都将孩子送往欧洲和澳洲的时候,欧洲的年轻人却都跑往美国;当中国孩子历尽千辛万苦从英国转到美国考上名牌大学时,在美国发现的确是一场关于“退学创业”的巨大争议,
==========

– 您在位置 #694-696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1月15日星期五 下午11:44:51

教育资源正在经历的是平台开放、内容开放、校园开放的时代,这是前所未有的。未来的教育会是怎样的?主流的模式必将是:视频成为主要载体;教育资源极其丰富;翻转课堂;按需学习;终生学习;不以年龄划线;远程教育的提法将消失;距离不再是问题,教育在学校之外发生,等等。
==========

– 您在位置 #1301-1303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1月19日星期二 下午5:25:58

男孩子和女孩子在通过移动终端的学习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性,男孩子学习快、任务性强、需要正反馈,女孩子耐性强、精力集中但是学习功能慢;
==========

– 您在位置 #1465-1470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1月19日星期二 下午6:04:09

,人与深蓝和沃森等最大的不同在于不需要老师和科学家输入逻辑和程序,就可以自己完成学习,这就是自组织。苏迦特·米特拉由此对教育和建构理论进行了重新定义:教育是一种自组织行为。 千百年来,教育工作者试图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在做的工作是:将提炼过的教师的思维逻辑或者书本的思维逻辑连同知识容量一起拷贝到学生的大脑中。事实证明这些努力部分有效,这种标准化、规模化的教育,确实保证了教育的基准水平。然而,不容忽视的一个事实却是,每个时代顶级聪明的人,似乎都不是这样拷贝出来的,因此才有了“大师无师”的感慨。
==========

– 您在位置 #1670-1674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1月19日星期二 下午7:04:39

周教授也是一边学一边教,所不同的是,周教授不再使用PPT和教科书,而学生们也一边看,一边编程序去试验。我惊讶于周教授顺手写的程序,测试几乎不出错误,而周教授在密西根州立大学读博士的时候,他的老师,就是这样教课的。我想起国内的教课方法,崭新的概念、丰富的多媒体、绚丽的词汇,掩饰不了大多数教师其实没有编过程序的心虚。与国内教师有所不同,周教授的授课更像教练而不是教师。
==========

– 您在位置 #2475-2479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1月21日星期四 下午4:59:45

在强调实践能力的今天,我们有一种误区,那就是简单地把本科生的实践能力等同于动手能力。其实仔细分析一下身边计算机高手的成长道路,我们就会发现,他们都不是证书培养出来的,这些证书的培养比学校的动手严密得多。我发现,更多的人是从问题出发,依靠自己大学训练出来的逻辑能力,依靠实际环境琢磨出来的,在我调查的身边50个计算机高手中,竟然有35个非计算机专业这样出身的人。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定义,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加上真实场景和真实问题,能够造就一个人才的自我发展。
==========

– 您在位置 #3093-3096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1月23日星期六 下午1:51:30

更犀利的说法是资中筠女士说的:“中国现在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传授的就是完全扼杀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极端功利主义。如果中国的教育再不改变,中国的人种都会退化。” 那么,在当今的信息社会的信息压力面前,我们的基础教育到底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基础?什么样的能力和什么样的情商呢?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