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 – 稻盛和夫

很奢侈的花了一下午时间,在西西弗书店读完了田哥推荐的稻盛和夫的《心》

很治愈的一本书,稻盛和夫用佛教的人生哲学,来教导我们如何做人

读完以后觉得作者和自己这些年所信仰和推崇的人生观非常类似。

 

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感谢命运女神所赐予你的一切;

怀着一颗利他之心,用自己所擅长的方式加倍回报;

怀着一颗谦虚之心,在诱惑和欲望中依旧坚持自我;

怀着一颗乐观之心,在灾难和痛苦面前可以一笑了之;

怀着一颗知足之心,明白物极必反的宇宙运行逻辑;

怀着一颗包容之心,能够做到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怀着一颗反省之心,明白你所经历的痛苦,都是人生中一笔笔宝贵的财富

一切始于心,也终于心.

希望我们都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书中重点摘录】——-

 

1、The Law of Attraction(吸引力法则)

书中所说的

“心灵塑造现实,心灵驱动现实” 、”心不唤物,物不至”

其实就是我们在self-dev中说的the law of attraction,首先现在心里塑造一个伪造的现实,然后这个现实就会慢慢成真,因为大脑是无法分清真正的现实和脑中所虚构出的现实的,当你让大脑相信你所虚构出的那个东西是真的,但他在现实中却找不到的时候,大脑就会失去平衡,如果那份相信足够强大,大脑会在潜意识里慢慢纠正真正的现实,从而达到预期的样子的。

就像圣经里说的那样:

Ask, and it will be given to you; seek, and you will find; knock, and it will be opened to you

2、感恩之心

感谢伤害我们的人,因为他们磨练了我们的心志;

感谢绊倒我们的人,因为他们强化了我们的双腿;

感谢欺骗我们的人,因为他们增进了我们的智慧;

感谢斥责我们的人,因为他们摈弃了我们的缺点;

感谢藐视我们的人,因为他们觉醒了我们的自尊;

感谢遗弃我们的人,因为他们教会了我们独立;

3、利他之心

怀着一份最纯粹的美好,对他人的善意,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幸运,并且pay it forward,和更多的人分享你的这份幸运。

4、谦虚之心

”谦虚是幸福人生的护身符,让人生误入歧途的元凶,并不一定是失败和挫折,而往往是成功和赞美“

5、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正 因 如 此 , 我 们 不 应 将 其 用 于 自 身 , 而 必 须 将 其 用 于 社 会 、 用 于 世 人 。 而 当 这 一 世 的 生 命 终 点 来 临 时 , 我 们 应 该 毫 不 留 恋 地 将 这 些 寄 存 之 物 归 还 给 上 天 。 在 生 活 和 工 作 中 抱这 样 的 想 法 , 骄 傲 自 大 就 会 在 心 中 消 失 , 内 心 就 会 充 满 感 谢 和 谦 虚 。- P18

就像塞涅卡说过的一句话一样:

我从来没有信任过命运之神。我把她赐给我的一切——金钱、官位、权势——都搁置在一旁,可以让她随时拿回去而不受到干扰。我同身外之物保持很宽的距离,这样,命运只是把它们取走,而不是从我身上强行剥离。

 

6、”无我” 的境界

当 我 这 样 全 神 贯 注 地 投 人 工 作 时 , 杂 念 从 心 中 消 失 了 , 我 甚 至 接 近 了 “ 无 我  的 状 态 。 就 如 同 修 行 僧 在 坐 禅 中 到 达 了 “ 无 ‘ 的 境 界 , 思 想 中 的 杂 念 从 头 脑 中 被 清 除 , 心 灵 进 人 了 纯 净 状 态 。- P22

这里的所谓的”无我“的状态,就类似心理学中常说的 ”心流(flow)“ 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下,我们经常能够做出一些惊世骇俗的创举。

 

7、当我们的why从自己移到他人时,往往会获得更多的motivation

其 他 的 事 情 , 几 乎 全 都 是 为 了 自 己 : 满 足 自 己 的 欲 望 、 自 我 保 护 , 或 者 是 希 望 获 得 别 人 的 好 评 。 与 此 相 反 , 只 有 纸 袋 行 商 出 于 帮 扶 家 计 、 守 护 家 人 的 目 的 , 是 从 “ 关 爱 他 人  出 发 的 行 为 。 就是 说 , 其 中 蕴 含 着 “ 善 意 的 动 机 – P29

“we will often do more for others than for ourselves” – <high performance habits>

相比于自己,我们往往会为了他人做出更多的事情。

当有一群运动员站在起跑线上等待枪声响起时,你怎么知道哪个能赢?

那个说:”I’m not doing this for myself, i’m doing this for my mom” 的人往往会赢

 

8、公司的使命

但 是 , 经 过 彻 底 思 考 , 我 得 出 一 个 结 论 。 公 司 的 存 在 , 不 是 为 了 实 现 自 己 的 个 人 抱 负 , 而 是 为 了 守 护 员 工 的 生 活 , 给 他 们 带 来 幸 福 的 人 生 。 这 才 是 公 司 的 使 命 , 这 才 是 企 业 经 营 的 意 义 。- P32

原来办一个公司,有的时候不仅仅需要实现公司的价值,还要考虑到公司的员工,让每个人幸福,而且只有这样公司才能发展壮大。

 

9、自己承担责任=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

但 很 多 人 会 有 这 样 的 想 法 : “ 优 先 思 考 对 方 的 利 益 当 然 很 好 , 但 如 果 对 方 心 术 不 正 , 我 们 应 该 如 何 是 好 呢 ? 只 要 踏 人 社 会 , 就 会 遇 到 很 多 心 怀 恶 意 的 人 , 你 用 、 利 他 之 心 ‘ 待 他 , 他 却 变 着 法 儿 把 你 当 作 他 的 猎 物 。 有 这 种 担 忧 的 人 恐 怕 很 多 吧 。 从 某 种 意 义 上 说 , 他 们 的 意 见 可 能 是 对 的 。 但 我 还 是 认 为 , 就 连 心 怀 恶 意 的 人 , 也 都 是 由 我 们 自 己 的 心 灵 吸 引 而 来 的 。- P38

看到这句话,貌似还是说吸引力法则,但是我立刻想到了the miracle morning里的一个道理:

“accepting total responsibility for every aspect of my life, and refusing to blame anyone else” – <The Miracle Morning>

那些每次遇到问题都把原因往别人身上推的人,其实是非常被动且愚昧的,因为这就意味着这件事情自己掌控不了,因为并不是自己造成的,所以只能企盼下次不要发生,

而真正有智慧的人会把问题先都归结在自己身上,因为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夺回主控权,自己能够影响事情的发展,才能够避免下次再次出现这样的问题。这才是大智慧。

 

10、怀着知足的心,因为物极必反

纵 观 世 界 历 史 , 那 些 盛 极 一 时 、 不 断 扩 张 领 土 , 变 得 太 过 庞 大 的 国 家 和 民 族 , 此 后 或 是 衰 退 或 是 灭 亡 , 这 类 例 子 不 胜 枚 举 。 急 剧 膨 胀 、 变 得 太 过 庞 大 的 事 物 , 在 其 成 长 达 至 顶 峰 时 , 保 持 和 谐 的 宇 宙 潮 流 就 一 定 会 让 它 们 走 向 崩 溃 和 衰 退 。 然 后 , 这 种 宇 宙 潮 流 会 修 正 轨 道 , 让 那 些 事 物 回 到 应 有 的 、 规 模 适 当 的 状 态。- P44

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想起来Zealer科技相对论中有一集讨论《新冠过后,带来了哪些深远的影响?甚至影响世界格局?》,其中谈到欧洲中世纪的黑死病,里面提到了一个概念叫做”马尔萨斯陷阱“

人口增长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而生存资源仅仅是按照算术级数增长的,当两者增长失衡的时候,多增加的人口总是要以某种方式被修正,比如战争或瘟疫。

“黑死病虽然杀死了欧洲1/3的人口,但却还给了欧洲500年的辉煌”

因此有时候野心要有,但是不能过度,要尊重宇宙运行的规则,要做到适度、平衡。

 

11、畅想未来

所 谓 ”愿 望“,可 以 说 就 是 在 内 心 的 画 布 上 描 绘 出 的 想 法愿 景  、梦 想 和 希 望 等 . 可 以 说 是 心 灵 活 动 本 身 , 亦 能 说 是 由 心 灵 活 所 产 生 的 意 图 或 意 志 。 人 的 一 切 行 动 , 都 产 生 于 · 愿 望 · 或 者 说 · 想 法 · , 如 不 ”想“, 任 何 事 情 都 不 可 能 在 现 实 中 出 现 。

因此作为公司的领导,很大的一个任务,就是带领公司的伙伴们去畅想未来。

通过这种做”白日梦“的方式,让大家都可以像公司领导一样,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去看到未来的美好图景,在大家脑中刻下这样一个美好的画面,然后再回到现实,分析当前的现状和预期的规划之间的差距,从而进行工作的安排和执行。

这样大家工作就会有一个目的性,知道手头的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大家就会更有责任心和动力。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