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典籍里的中国-传习录》,看到了王阳明的龙场悟道,突然意识到,确实是,有的时候“道”真的就是另一个维度,每个人悟道的方式都不同,但等悟到后,看到的景象都是一样的。
朱夫子说:”一草一木皆有至理“,和王阳明格竹,和佛陀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是一个意思
”如能豁然贯通,便终知天理!“其实就是六祖所说:”顿悟成佛“的感觉;
而王阳明先生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实也是“人皆具有佛性、本自具足”的概念
而且看任何事都会一通百通,但没有人可以帮助你直接悟得,也没有人可以给你直接的秘籍,或者告诉你,因为言语是不管用的,这中间是有GOD在做把控,越来越相信推石头的故事了:
“人无法通过努力去改变习性,人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来向上天表达要改变习性的愿力,最后是这份诚意联通了天来化掉习性,对上天的顺服与谦卑是化解习性的良药”。
因此当你在人前一套,背后一套时,别人虽然看不到,但GOD都看在眼里的,你必须心行合一,知行合一之后,GOD才会去帮助你,而且你的方向也必须是对的,不能无脑的去努力一通,否则就算很努力,GOD也不会帮你,最后那个开悟的开关是GOD按下的,时刻怀着谦卑与恭敬,在对的放方向上,做就是了,因此QX和老师们指点的功课,要及时的去做,这样不仅是尊师重道,更是在向上天表达你的诚意
“可叹阿,可叹!我王守仁居然也活成了这个样子。我生于状元门弟,少负天才之名,心慕圣人之道,熟读兵法,练就武艺,为求有朝一日能为国效力,为民除害。以仁义施于人民,成就君子之名!岂料,造奸党陷害,受朝杖之责,蒙牢狱之灾,投荒万里,九死一生,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孔子说:志于道。什么是道?道在哪里!如若孔圣人在世,处于和我今日一样的境地,他会如何想,他会如何做?“
”守仁今日投荒万里,为何还不能悟道?“
并不是投荒万里就能悟道,并不是”匡地遇难,困于陈蔡”才能让孔夫子悟道。而是要在困苦中依旧积极求道,并且恭敬地向上天表达你的愿力。
悟道由心而生,向心问道,你已经很近了
一草一木皆有至理,如能豁然贯通,便终知天理!
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
“身居逆境,尚能求道,近乎道矣”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看到了孔夫子、孟夫子、朱夫子、陆夫子,纷纷出现在王阳明的心中,不断指引着他,帮助他悟道,
不禁泪流满面,当你怀着一颗恭敬、清净的求道之心,圣贤都会不远万里,穿越时空与你相会,助你一臂之力,而当你没有一颗求道的心,就算道就在眼前,圣贤住你家隔壁,你也一样轮回。
同时也看到了,王阳明在龙场身居逆境时,才能够静下来能够没有打扰时,就有了清净心,便有了充足的条件,现代人越来越忙,并且好像越忙得到的越多,就越觉得这才是因果,这才是正确的大道,但长期看结构,越来越不幸福。
地球就像是一个宇宙中的cradle,最初可能是higher beings让我们开设了这样一个地球训练场,给我们一个机会去练习,更加接近真理,而慢慢的人类开始发展文明,发展科技,导致距离道越来越远,开始追名逐利,越来越觉得人定胜天,越来越藐视自然规律,万物法则,越来越浮躁和自傲,忘乎所以。COVID-19就是自然对人类的一个善意的提醒。
还意识到一个点,王阳明先生用一生的时间去追寻大道,最终通过身体力行,得出了“知行合一”的真理,“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而现代人充斥在各种信息的洪流之中,如何分辨真理?感觉真理越来越被无关的信息所稀释,被埋没,而且这些真理又是如此唾手可得,小学生都在朗朗上口的背诵,而王阳明先生用尽一生所悟得的“知行合一”的真理,也在现代被当做了一个平淡无奇的成语来使用,早已失去了那份沉甸甸的重量与意义。
“鸡汤真干了,就是真理,真理不真干,就是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