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美国出差记录#3-在美国带营队有感-2024.8.23-黄昊-每日一句

今天刚上完在MGA第一周的无人机营队,感觉很充实,每天6点左右起床,8点出发到工作室,9点开始上课,下午5点左右回去,自己煮面,吃饭。

在MGA带营队,感觉和深圳很像,有的时候一天下来都不知道自己在Boston,以前在MG国际学校的孩子很多,感觉很多地方还是蛮像的。

感受不同的地方是,这边孩子和国内的孩子一样,对干巴巴的讲课是不太能接受的,但在国内,我们会有一种强大的惯性和自己的认知,去约束孩子,去校正规范孩子认真听课,好像不去听讲就是他们不对,要想尽各种办法,奖惩措施让他们乖乖的坐在座位上,认真听课,认真记录笔记,认真去写学习单,举手回答问题,并且按照我们规定的规范去一步步操作,因为我们小时候也是这样被约束过来的。而在这边,好像所有的孩子都很有自己的天性,而导师们也很愿意去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并且保护他们的天性,导师经常会说:“give it a try, that’s a good point,” 给他们主动创造机会去试错,去按照他们想要的方式去进行测试,这是culture的作用,这边的教育,就好像是住宅区一栋栋的房屋一样,国内是高楼林立,整齐划一,而这边则是千姿百态,百花齐放,各与不同。因此很多MG的PPT来到这边也进行了更改和替换,很多我们认为很有趣的知识点,都被删减了,原因是孩子们无法理解,也座不下去听课,导师也不想去这样上课,反而是中午休息时间带他们去楼下游乐场运动、游泳,或者在工作室下下象棋,玩玩卡牌等。非常有意思,这也让我对教育打开了一个新的认知,真的是我们的认知就是孩子的天花板,不能因为自己的认知局限,就限制了孩子们未来的可能性,尤其是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持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昨天营队结束后,月森老师带着我和孩子们去参观了MIT,一个自己很向往的学校,记得高一的时候,对来美国留学很向往,第一次接触到安卓智能手机,就打开网页搜索太傻网,一个留学网站,并且开始自学托福,还专门把MIT的正门照片打印出来,塞在自己小本子的封面里,鼓励自己努力学习,13年后,自己终于有机会来到这个梦想之地,走在校园的小路上,看到了十几年前自己在网上搜索过的building,整个汗毛都立起来了的感觉。走在教学楼里,看着一个个的非常fancy的lab,里面很多自己超级喜欢的robotic porjects特别感兴趣,晚上出来走在麻省大道上,看到形形色色的行人,学生,灯红酒绿的店铺,又把我拉回到了现实,感受到自己这一路的成长历程,真的特别知足,somehow上天就给我安排了这样一个script,我本色出演,如果当时有机会来到MIT渡过我的undergraduate阶段,我自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可能在技术领域会越来越深耕,对于我相当于掉进了蜜罐里,可能会是在lab里渡过无数个通宵,一个个的fancy的project,然后进到一个大公司去做研发,或者在一个个的公司里跳来跳去,but then what? 这就是我想要的么?我的人生purpose是什么?还是要去寻找,可能遇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结婚生孩子,然后遇到各种事情让我生气,再五大时刻去go crazy,每一天都过得不幸福,然后躲在lab里和技术 tech打交道,这是我想要的生活么?of course not。

而现在虽然看似没有实现当时的梦想,却遇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且借由工作遇到了心性升级,能够从中悟道,借事炼性,在这个环境中成长自己的内心,成为一个更强大的,内心丰盈的个体。我在这个very moment,站在MIT校园里,我敢说我现在的自己,肯定要比考上MIT在这里上学的自己更加幸福。而且没有go to university的自己的script,能够让自己更加humble,如果went to MIT,我自己肯定会越来越cocky,突然感觉自己这么的blessing。

和MGA的伙伴相处了10天了,也有一些感悟,感觉大家真的有能力从国内出来,在美国安家立业,真的挺厉害的,也是因为福报累积足够,能够在Boston学习,在Newton这样的地方安家、抚养孩子、创业,相比于我们,表象上就是在天人道的感觉,但相处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和国内其实是一样的,大家日常的起心动念也是很多,虽然住在别墅大house里,但每天晚上还是会因为孩子想看电视不想练琴而生气,去和孩子讲条件,工作上也经常会因为一些不如意比如订的餐晚到了说:“气死老娘了”之类的话,出去旅游也会觉得这个国家没有啥美食,那个游轮体验差,明年要去XXX试试,因此感觉到,不管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只要没有修炼的意识,烦恼总是会不断,而且很多时候还会觉得自己生气是理所应当,而没有意识到这是在受苦,而且从一出生就在这样环境中,一切都是理所应当,一切都是唾手可得,他人奢望的一切,自己都take it for granted,是一种很可怕的无明,如果不懂得感恩,不懂得知足,不去存只取,只会越来越下降,而用数学的思维逻辑,我们每个人难道不也是这样的,虽然起点不同,但不管在什么样的阶段,环境,条件下,都会把我们拥有的当做理所应当,并且期待我们所没有的,认为我们拥有了就能获得长久的快乐和幸福,然后努力工作,努力实现所谓的梦想,到头来却一无所获,拥有后短暂的享受,接下来又是无穷无尽的新欲望,越来越和当下脱节。所以somewho 吃纯净素,其实就是提醒我们回归,回归简单的食物,并从简单平凡中,找到生命的答案。

就像当你坐在树下读书,只能看到树荫和繁茂的树叶,当你离开后,再从旁观的视角去审视这棵树,才能看到他的全貌,欣赏他的高大美丽,生活是需要新的perspective,在我们自己熟悉的环境中生活久了,是需要跳出来审视,从different walks of life, different angle中,获得一个新的perspective后,才能更加懂得珍惜和欣赏,看到平凡当中的不平凡。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